昭慧法師

 

   

跨性別與跨宗教的交流與感悟
──第二屆性別友善自在營札記

臉書留言錄(之一三○○)

114.7.18

  上午9時起,第二屆性別友善自在營首日。開幕式中,高師大蔡麗玲教授(來自高雄)、維吉尼亞聯邦大學高穎超教授(從美國趕回來),以及第一場專題演講主講人林實芳律師都已到場。
  開幕式後,大家到觀景台拍團體照,接著有20分鐘的茶敘時段。

  10:20–11:40,林實芳律師專題演講,談宗教法制中的反性別歧視。她採取台上台下問答交流的方式,相當生動活潑。
  接著是我的20分鐘回應時間。感覺林律師的表達,對宗教與性平理念在法律方面的交集,已有非常全面而生動的解說,似乎無須畫蛇添足,於是我臨時決定,補充有關「聯合國兩公約、性平三法與反歧視法草案」的立法背景與當前進度,以及反歧視法當前面對的宗教對峙。將此情此景與過往婚姻平權法案立法受阻的情況作一對照,期待今後反歧視法支持者能結合成一股強大力量,以性平共願化解來自宗教的性別歧視共業。

  由於下午另有重要行程,因此中午課程結束後,下午高穎超教授與陳小恩傳道的兩場演講,我只好割愛。
  晚上7時起,將有在法印樓禪堂舉行的佛門課誦,與在無諍講堂舉行的基督宗教泰澤祈禱,兩種宗教儀式同步舉行,讓學員任擇其一。
  我對泰澤祈禱慕名已久,但都依於文字報導,從未有臨場體驗,因此特別從台北市趕回來,準備參加泰澤祈禱。

(印悅、等融攝影)

性別友善自在營活動,詳見弘誓青年會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usygiBTd/
#第二屆性別友善自在營
🌈上營Day 0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UwUK2eNoK/

114.7.18

知性討論與歌詠冥想交替
跨性別與跨宗教的交流與感悟

上午,高穎超博士兼程從美國趕回來,及時參加性別營開幕式,這對營隊是很大的鼓勵。我們趕緊邀他致詞。

下午的兩場專題演講同步舉行。A場由高教授主講,題目是:「宗教右派如何跟政治勢力匯流,影響台灣的性別政策」,這個題目,我非常想聆聽,卻不得不因下午行程而割愛。

B場由陳小恩傳道主講,題目是:「建構宗教團體中的性別平等倡議溝通能量」。這個實戰經驗的分享一,十分可貴!

首次參加基督教泰澤禱告

晚上參加泰澤禱告,前方供奉三張聖徒畫像,綴著點點燭光。大家圍坐成半月型,由鋼琴伴奏帶領大家反覆吟唱,接著讀經、歌詠、靜默、代禱,然後結禱、結詠,最後以「復活之光」的吟唱作結。

我參加過天主教的彌撒與基督教的禮拜。相較之下,無論是各種儀節的豐富性,還是管風琴加合唱團進行聖詠的莊嚴性,泰澤禱告的儀軌都略遜一籌。但這「略遜一籌」的部分,正好就是其「特色亮點」。正因其在視覺與聽覺上簡單素樸,較諸一般的彌撒與禮拜,更能引發深層的冥想。

有兩個儀節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其一,反覆詠唱四句聖詩,這與反覆吟唱佛號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不只是佛教,許多宗教在訓練人攝心繫於所緣境時,都會善用曲調簡單而反覆唱誦的旋律,來帶動修行者的專注力與虔誠意念。

其二,為國內外許多具體苦難事件代禱。如祈求俄烏戰爭和平落幕,祈求烏克蘭與加薩難民免受戰亂饑饉之苦,乃至各人就其意願,輕聲告白祈求事項,請大眾一同代禱。

此一環節,類似佛門儀軌中的「祈願」與「迴向」,由於代禱內容不是規格化的祈願文與回向偈,而是各人就情感意向與思念所及而臨場表述,雖然表達未必流暢,文辭也未必典雅,然而大眾共融的氣氛卻更強些。

    **     **     **     **

禱告結束前,大家持蠟燭點燃,回座默禱,時間長短不拘,然後吹熄蠟燭,起座靜默離開。

此時我問隔座的 Ong Phok-Hien 王博賢傳道:「靜默時,您把念頭放在哪裡?繫念內容是否有一致的規定?」

他說:「我是憶念前面歌詠與經文的內容。」
辰瑋補充說明:「泰澤祈禱並不限定靜默時段的繫念內容。」

我又請教了一些泰澤禱告的細節,看我興味盎然,辰瑋於是將前方供奉的聖靈意象與聖徒畫像展示給我看,並予逐一說明。在合影時,還特別挑「動物主保」的聖方濟畫像,要我拿在手裡。
 
靜聽暮鼓,聞鐘祝禱

與此同時,法印樓禪堂同步舉行佛門晚課。晚課結束後,住眾先行離席,印悅法師留下來,以簡易的禪坐要領教授學員。

晚課與靜坐結束,有的學員回寮休息,有的學員陸續回到講堂,靜默聆聽傳聞法師那如「驚濤裂岸」般的三陣暮鼓,以及如慧法師以清脆梵唱伴隨陣陣鐘聲的「叩鐘偈」。

性別營第一天,就這般知性討論與歌詠冥想交替,在「跨性別」與「跨宗教」交流與感悟的氛圍下,畫上圓滿句號。

性別友善自在營活動,詳見弘誓青年會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fPT7DAHB/
#第二屆性別友善自在營
 上營Day 1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SoVo5rsZ/

114.7.19

本日上午的圓桌論壇相當精采,兩對女同志,一對是佛弟子,一對是基督徒。談到她們在婚姻之路匍匐前進的歷程,讓人為之動容。

上午論壇流程如下:

08:00–09:30|圓桌論壇(一)
主題:同婚與信仰──當事人經驗分享
講者:黃美瑜、游雅婷(佛教伴侶);Sunny、Sandy(基督教伴侶)
主持人/時間控管:蔡麗玲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9:50–11:20|圓桌論壇(二)
主題:同婚與信仰──宗教師經驗分享
講者:釋昭慧法師、陳佩儀牧師
主持人/時間控管:蔡麗玲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20–12:00|論壇對話
主題:同婚與信仰──開放式交流與回應
講者:釋昭慧法師、陳佩儀牧師;黃美瑜、游雅婷、Sunny、Sandy
主持人:蔡麗玲教授(全程掌控對話節奏與時間)

【跟帖1】Letitia Chu   
覺得很美好
釋昭慧法師:「我學習佛法很久,所以看每一個人都很歡喜。」
她分享到認識到變裝皇后的故事,微笑著說出這句話,當下,我彷彿看到名為慈悲的光輝,真的,好感動,所謂的眾生平等其實是可以讓我們去學著這樣的態度,看到每個人都很歡喜~

【跟帖2】陳奕村
Bottom up through rituals and practices.
Thank you so much, 釋昭慧法師。 
建制固然是撐開保護傘的一條路徑;透過實踐、儀式協助不可能成為可能,才是翻轉典範的開始。
謝謝你,昭慧法師。
不但以身作則地從影響生命的各個面向持續發聲、運動,更提供令後進繼續安心向前的能量。
真的何其有幸,見證一場領我看見不同可能、卻是契機的嶄新典範。
這才是我心目中的經典…。

性別友善自在營活動,詳見弘誓青年會粉絲頁:
#第二屆性別友善自在營
 上營Day 2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fGYwtDm1H/

114.7.20

性別友善自在營的一大特色:跨宗教

在殿堂,在齋堂,我們都相互觀摩彼此的儀軌。前晚,除了我前文所述基督教的泰澤祈禱,還有佛教的課誦與禪修。

昨天中午,由陳佩儀牧師帶領大家,用基督教儀式謝飯。

昨晚的祈福晚會,大家在佛陀聖像與十字架前,點燃並獻上燭燈,彼此真摯祝福。

難得的是,昨晚的宗教儀軌通通由學員自己設計,自己帶領,自己投入。例如:營隊司儀楊永清,以充滿慈心與平穩的聲音,一字一句清晰地帶領著大家修慈心禪,祝願自己、親友與廣大眾生離苦得樂。

來自香港的 Sunny Leung 梁晴朗與三位基督徒朋友帶著大家一起禱告。

晚間,則由 Dengrong Shi 與 Gordon  Wu 分別敲鼓擊鐘,唱扣鐘偈。


#第二屆性別友善自在營 
 上營Day 3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CPEuRZV4p/

114.7.21

理念傳承:非常新穎的結幕式
以基督教的聖歌啟始,以佛教迴向偈劃下圓滿記號

上午,性別營由小組討論交流啟始,茶敘後是營隊總心得分享,並請我針對這些分享作一總結性回應。

最後,來到籌委們精心設計的「理念傳承」時段,由籌委及各組組長上台,分別摘引一段經文或他們喜歡的警世良言,講述自己的體悟,來與學員作一互勉。

「理念傳承」啟始,他們先合唱一首基督教聖歌:「聖哉,聖哉,聖哉」。

「理念傳承」結束後,他們又吟唱了一首佛教迴向偈,並由多才多藝的香港青年 Sunny Leung 鋼琴伴奏。

前晚泰澤祈禱的聖歌,以華語吟唱為主,有時也會使用客語與粵語唱詩。今天的迴向偈,使用的是臺語,最後才以華語總結。這些可愛的青年,連詩歌吟唱都細心照顧多元語言的平等尊重。

聖歌吟唱時,我感覺非常動聽,因此在第一段結束時,立刻打開手機,錄影後面內容。迴向偈我亦有及時錄影,但難免不夠完整。

好在 黃秀娥已將她當場錄影的迴向偈放在YouTube(https://youtu.be/tFdAP0okeQc),大家可直接點閱。至於聖歌部分,請將就著聆聽我上傳於此(第一段從缺)的影音檔吧!

飯後,張辰瑋邀蔡麗玲教授與我,跟籌委、組長們到嵐園前的美麗花園合影。從嵐園回瑩恩樓途中,甚有攝影才華的莊皓鈞,特別幫蔡教授與我選了個綠意盎然的背景,攝下了美美的兩人合照。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hong.shi@msa.hinet.net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照量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

弘誓青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