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舊雨新知,澆灌「搶救國庫」的良心園地 ──設計簽署網頁與表單的眉眉角角
臉書留言錄(之一三二三)
114.8.24
科技界臉友JT(尊重其本人意願,姑隱其名),是本次為【全民搶救國庫運動】發心設計簽署網頁與表單的佛友志工。
與幕後英雄JT的合作與構思
8月21日上午將近九點,我致電商請他開始進行表單設計,大約提出表單項目與「去脈絡化」表現方式的構想。當時JT很像人在中部,正在忙於他的工作。沒料到一到中午,他就將簽署網頁做好初版,並請我得空進行測試。 就這樣,從下午到晚上,我一邊忙著手頭工作,一邊斷斷續續地與他進行測試、調整、測試,調整……。就這樣,在晚上十點以前,這項簽署表單的項目終於定版。我也就初步將它推到臉書,歡迎臉友進行簽署(這就擴大了「簽署設計親和性」的測試範圍)。
決定使用Google表單的原委
當初與JT在討論Google表單的功能時,確曾詢問他:萬一有人沒使用Gmail帳號,是否會導致他們無法參加連署?JT的看法是: 1. 台灣民眾都會使用Google。既然申請使用Google,理論上就一定會有Gmail帳號。 2. 採用Google表單來進行簽署項目設計,除了最為便利之外,就是為了避免有人幫別人連署或重複連署。因為Google表單業已設定「每個帳號只能登入並填寫一次」的規範,等於直接幫我們為「資訊來源」作了初步檢核。
我想想也有道理,至少在台灣,大家都已習慣使用Google表單,很像也沒有比它更「接地氣」的報名/調查表單了。
被擋在Google門外的舊雨新知
沒想到第二天(8月22日)上午,就有臉友讀到我的貼文而上網簽署,然後來訊告知: 「有人反應,他們忘了自己的Gmail帳號,不會使用,所以無法連署。」 還有臉友說:他想幫自己的母親連署,因為母親聽到他轉述後,非常認同「搶救國庫」理念。但是老人家不會輸入文字,Gmail帳號又只能連署一次,因此他無法幫母親代勞。
我還真沒想到,採用Google表單,會卡住了那麼多「平時不用Gmail」的人。但當天上午,我實在顧不到此事,因為緊接著必須會客(《經典雜誌》撰述人張興祥先生)。起先我只是接受了專訪之約,但一時糊塗,還真沒問他,到底要訪談啥事。等他到來之時,我才從談話中得知,他專訪的主題大約是:在這戰亂、瘟疫與天災充斥的混亂世間,佛弟子應如何安身立命、濟世救人。
送走客人後,我把腦內畫面從「專訪內容」迅速切換到「搶救國庫」。 首先,我認為Google表單的項目內容還有待更精緻化,文字表現也希望更精準易懂。於是這一天,我們一邊開放連署,一邊還繼續作表單的細部調整。而JT也進一步設計網頁,好讓任何民眾都可進入這個專網,隨時瀏覽簽署情況。 而我的長期工作夥伴 陳悅萱,也於此時加入專網的工作行列,就著現有簽署人的填寫項目,手動設計各種圖表,好讓網頁瀏覽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選擇「公開」與「不公開」的比例,以及年齡層、工作項目等等的分配情形。她更充分發揮其金融專業知識,深入探究國家財政,向我與JT抽絲剝繭地分析本次爭議的根源問題。 在這情況下,我實在不好意思要求JT分心處理「有人被擋在Google表單門外」的問題。
另行設計人工身份確認版本
到了昨天(搶救國庫連署第三天,也就是8月23日)午餐時,法友與我談起此事,我這才想起,還沒幫那些因無法使用Gmail帳號而被「擋在門外」的舊雨新知解決這項難題。 於是當天下午,我再請JT協助解決此事。專家果然是專家,他迅速想到一些解決方式。最後決定:同樣使用Google表單,另行設計一個「人工身份確認版本」。其缺點是:使用這個版本連署者,無法以Google設定的「自動檢核」功能把關,必須改採「人工檢核」方式;也就是說,必須多加一道人工的「身分認證」的機制。
JT的工作神速,到了昨晚,他已設計完成並請我測試。於是不但有「人工認證」的另一個簽署網址,還順帶增加了一個「人工認證」的掃描圖檔(圖一)。我邊測試還邊問了個很「白癡」的問題:
「可安置辨識並篩除機器人帳號的功能嗎?」
答案是簡單四字:「沒有辦法」。顯然這個簽署版本,只能採取人工辨識。
測試過程中發現,在要求「身分認證」時,倘若不作些說明,可能會讓簽署者產生疑慮而為之卻步,因此我建議增加如下的文字說明: 1. 本項運動的社會公信力,必須建立在資訊正確的基礎上,不容許有絲毫作偽空間。 2. 為了避免有人故意造假、重複填寫,或未經當事人同意而代為簽署,請找一位「搶救國庫運動 」名單中之已具名簽署人,請他幫您作身分確認。 3. 本項資訊不公開,僅供版主於必要時向當事人核對、確認。
持續增進:專網版面功能與各界論述內容
此外,JT還繼續精進,將網頁設計得更漂亮,各項統計圖表也不再需要手動更新,他直接運用Google表單內建的製圖功能,在連署人增加時,圖表也同步更新。而網頁右上方,在原先的「參加連署」與「連署名單」之外,也增加了「連署統計」項目,這樣一來,也就更方便舊雨新知隨時掌握連署動態,快速瀏覽網頁內容(如圖二)。
我們一直趕著與時間賽跑,因為下週五,「普發一萬」的預算修正案就要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我們必須在此之前,向社會各界正視公開這項連署活動。
假以時日,我期待能夠搜尋一些各界人士理性討論有關「普發一萬」以及其他「揮霍國庫資源」政策(或立法院提案)的論述內容,逐一連結網址,好讓網友在滅頂的資訊浪潮哩,可以迅速瀏覽精彩內容,增長「有效守護國庫」的專業知識。(在這方面,我的閱讀有限,臉友也可推薦上述主題的佳文網址。)
希望這些日新又新的貼心設計,以及逐步增加的精彩內容,能讓更多舊雨新知被邀進連署網頁,並由他們再行輾轉邀集更多台灣民眾,用理性、智慧與善良的心,共同灌溉這片「搶救國庫」的良心園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