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身分歧視、企圖剝權、公然霸凌與違背憲法

 

 

臉書留言錄(之一三四四)

溫金柯(中央電台新聞部編採中心主編)

114.9.27

參與政治「六根不淨」論,是對出家人的歧視與霸凌
剝奪僧人參與政治的權利,是身分歧視與違背憲法的行為

  感謝溫金柯居士,他昨晚再次受邀參加馬來西亞佛友主持的網路直播節目,這次談的主題是「出家人應該六根清淨,不問政治?」
  話題的根源是我與台灣一些社運人士共同發起「拒領政府普發一萬元運動」所引發的爭議,諸如出家人是否合適參與政治、發起社會運動等等。
  由於自己風塵僕僕,陪同辛格教授各處旅行,實在很難停下腳步,反駁那些謬論,因此他在臉書上所整理的訪談內容,可說是「破邪顯正」的及時雨!
  因此轉錄於後,讓更多臉友看到溫居士的讜言正論,並於此表達自己對其仗義執言的真摯感恩!

    **        **        **        **

本來以為這是一個淺顯無比的話題,兩個小時下來,發覺其實並不簡單。作為參與者,也有豁然開朗之感。蘇格拉底認爲「透過對話,會引產出真理」,是昨晚節目做總結時,我自己很強烈的感受。

節目對話的過程細節很多,無法詳述。簡單概括一下,就是:

一、「出家人不要參與政治,否則就是六根不淨」這樣的觀念有其歷史上,佛教出家戒律的傳統、印度沙門文化的影響、漢地歷史情境種種因素留下來的影響,形成眾口爍金的刻板印象。

但是教條主義的出家戒早就不可行。所以後來的大乘佛教以「十善」為戒,就有捨棄教條主義的意味,加上「隨方毘尼」的精神來看,出家人能不能參與政治、擔任元首、首相、官員、議員或是討論政治,提出倡議?完全要看當時當地的社會共識。

二、也就是說,儘管太虛大師在中華民國制憲的時候,對於出家人提出了「議政而不干治」的構想,認為出家人可以當民意代表,但是不要成為政府官員。

但在不同的脈絡下,在西藏流亡政府,如達賴喇嘛是元首,以前桑東仁波切是內閣總理,很多民意代表是出家人,是當地社會接受的。

所以討論出家人參與政治和戒律的關係,應當本著「十善」的原則,加上依循當地的憲政體制,就可以確認。

三、在這樣的原則下,台灣現在是民主國家,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全體人民不分黨派、種族、性別、宗教一律平等。依此原則,不能因為具有宗教人士的身分,就剝奪其參與政治的權利,否則就是身分的歧視。這是違背憲法的行為。

所以,說「出家人不應該談政治,否則就是六根不淨」,基本上就是對出家人的歧視與霸凌。

質疑僧人擔任大學教授領高薪
是欺人太甚的霸凌,且醜態畢露

四、有些僧人進一步酸溜溜的去質疑一位擔任大學教授、所長的出家人怎麼會有十幾萬台幣的薪水,這也是一種欺人太甚的霸凌。講這種話的人,在我看來是醜態畢露。

本次事件本質的問題
是僧人被歧視,被企圖剝權

五、昨晚在交談中,有嘉賓提到,在中國歷史上,被當成帝王師的出家人形象都不好,這也是影響一般人觀感的一個因素。

我說,至少有一位形象好的帝王師就是佛圖澄。歷史上那些形象不好的僧人國師,我們必須考慮中國歷史上是以儒家為主流的背景。儒家的聖人他們覺得只有自己可以做帝王師,儒家的聖人參與政治,帶兵作戰,殺人無數,仍然是備受尊敬,如王陽明、曾國藩。所以這裡面也可能有歧視僧人,要他們全部躲在深山裡面打坐,不許出來關心社會、擁有權力的問題,必須點出。

六、所以這一次事件本質是出家人被歧視、被企圖剝權的問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hong.shi@msa.hinet.net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照量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

弘誓青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