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當前位置:首頁 → 弘誓雙月刊
各期雙月刊
每頁顯示5期月刊;目前顯示第24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弘誓雙月刊 第【82】 期

2006/08發行 整本PDF檔
82期專題:人間佛教的禪觀教學    

目 次

♦ 人間佛教的禪觀教學

01 依佛法觀點看特異功能的實相與局限/釋昭慧

02 大學院校禪修教學之理念與方法/釋性廣

03 禪觀教學的「傳統」與「現代」——「傳統宗教的實修體驗」引言/昭慧‧性廣

04 遠離煩惱,法喜充滿——參加暑期禪七感言/釋法樂

05 十九日「弘誓參學之旅」趣事點滴 /李卓儒

06 禪七共修札記/陳桂蘭

人間燈火

07《中國佛教近代法難研究》自序/黃運喜

08 呂姝貞著《慧沼《勸發菩提心集》研究》序/釋昭慧

09 看不見的照顧經濟/李素卿

動物倫理

10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度(中)/釋悟殷 

11 古希臘黃金時期之神話與素食主義的關連 /董布若斯基著   張展源譯

大德風範

12 緬懷上演下培上人之菩薩德行/釋淨珠

13 病榻前的身教典範——敬悼師父開果上人/釋心住

14 開果長老尼安詳捨報/本刊編輯室

弦歌不絕

15 專修部第四屆畢業典禮紀實/紀錄:陳悅萱 潤稿:傳法

16 「《阿含經》專題講座」聞法感言/釋法樂

 
弘誓雙月刊 第【81】 期

2006/06發行 整本PDF檔
81期專題:以文會友

目 次

01 本期專題引言—鵝黃色的幕後心情/釋昭慧

02 緬懷恩澤.以法供養.以文會友 ——「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會議紀實/呂姝貞

03 但見於法,不見於我 ——有關「法住智」與「涅槃智」的詮釋 /性廣法師講述‧陳悅萱整理

04-1「與會來賓迴響」採訪報導  /「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學術研討會採訪小組

04-2 沿著印順導師的足跡 ——2006年「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行旅隨錄/釋耀行

♦ 人間燈火

05 《人菩薩行的歷史足履》自序/釋昭慧

06 《諸部論師之思想與風格》自序/釋悟殷

07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自序/釋性廣

08 當代台灣「人間佛教」發展之回顧與前瞻(上)/釋昭慧

09 人間佛教之禪觀所緣(下) ──依菩薩淨行入甚深法界/釋性廣

♦ 菩薩行履

10 慈濟現象的活水源頭 ——《慈濟法髓——慈濟40周年紀念專書》推薦序/釋昭慧

11 慈悲沒有敵人 ——聖嚴長老與昭慧法師會談記/陳悅萱 整理

12 憶述與常覺法師的一段法緣/釋昭慧

13 2006上海學術之旅與世界佛教論壇紀行/釋性廣

 
弘誓雙月刊 第【80】 期

2006/04發行 整本PDF檔
80期專題:印順導師百秩晉一誕辰紀念特刊

目 次

01 「印順學」已在成形——主辦印順導師思想學術會議感言/釋昭慧

02 寒潭清水,映月無痕——印順導師圓寂「焦點訪談」錄/楊憲宏主持‧釋昭慧受訪‧德發、德風紀錄整理

03 人間佛教之禪觀所緣(上)──依菩薩淨行入甚深法界/釋性廣

動物倫理

04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度(上)/釋悟殷  

05 素食主義的當代辯論 /董布若斯基(D. Dombrowski)著,張展源譯

♦ 人間探照燈

06 佛教在新世紀的發展方向(下):恢復道德的泰國社會/懷森˙維沙羅比丘(Phra Phaisan Visalo)著,李素卿譯

07 在家要事舉行佛化儀軌之意義──主持陳彥錦、張琲昕佛化婚禮有感/釋昭慧 

08 陳、張府佛化婚儀程序與證詞/釋昭慧  

 
弘誓雙月刊 第【79】 期

2006/02發行
79期專題:幹細胞研究的佛法反省

目 次

01 幹細胞研究的佛法反省 ——以黃禹錫事件為例/釋昭慧

02 人倫與幹細胞生醫進展之間 ——《海神效應》序/游正博

03 人類幹細胞研究來源的倫理爭議——一個佛法向度的倫理探索/釋昭慧

止觀堂奧

04 結期精進之禪觀所緣 --安般念、四界分別與無量三昧/釋性廣

♦ 輝映法界

05 佛教在新世紀的發展方向:恢復道德的泰國社會/懷森˙維沙羅比丘(Phra Phaisan Visalo)著,李素卿譯

06 女權路上,喜遇知——憶述與阿姜蘇加多的一場法談/釋昭慧

07 以法相會的感動/李瑩‧釋傳聞  

08 歌聲樂章中的真情流露/釋見岸

09 清涼/吳一忠

 
弘誓雙月刊 第【78】 期

2005/12發行
78期專題:政教關係的中道抉擇

目  次

01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政教關係的中道抉擇/釋性廣

02 賭到動搖國本/釋昭慧

03 「高捷弊案」與「賭博合法化」/葉智魁

04 基於同樣理由,佛誕也應放假/釋昭慧

動物倫理

05 傳統市場,危「雞」四伏/鄭運鵬、林岱樺立法委員、關懷生命協會

06 日食一素,日行一善——保護動物  愛地球  讓地球生藉與自己更健康/關懷生命協會、首都文教基 金會

07 動物關懷的理論與實踐 ——以關懷生命協會的「護生」運動為例/釋昭慧

08 動物保護的本土問題/釋性廣

09 動物也有感知能力——培養對動物感受的同理心/釋傳法

法音宣流

10 《大毘婆沙論》中的分別論師之思想與風格(中)/釋悟殷

人間探照燈

11 慧英比丘尼追思讚頌法語/了中長老

12 向母親慧英師父致祭/性廣告白‧張麗雲整理

13 佛教弘誓學院推廣部校友祭慧英師公文 /照融

♦ 千江映月

14 阿難尊者頌 /吳一忠

15 虛懷若谷的大德風範/釋昭慧

16 分享生命故事,認識佛教真義/蔡明宏

17 教育、環境和健康全球性建議 ——論文摘要與回應 /唐尼森、唐秉輝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hong.shi@msa.hinet.net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照量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

弘誓青年會